西安交通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学系于2025小学期(7月14日-25日)推出“基于‘实验安全+技能达标’的石蜡切片制作体验式教学”早实践项目,项目实施对象为本科一年级医学生,目的是通过虚实结合的沉浸式训练,构建“安全-技能”双核心教学体系,助力医学人才科研思维&临床技能的早期培养。
该项目以解决当前医学实践教学中“安全培训/实操规范碎片化”“本科生基本实验技能缺失”等问题为目标,通过理论讲解、视频展示、情景模拟与实操演练相结合的方式,实现认知、技能、素养三个维度的培养目标。本次教学实践由病理学系孙颖副教授负责,联合赵文宝实验师、葛攀讲师等5名教师组成教学团队。通过3个批次的系统实践,共有41名不同专业学生完成了在病理学系实验室的特色实践训练。
在“项目导论”模块中老师向学生介绍课程特点、目的、内容和要求。教师展示了“大英博物馆一生所服用药物(一万四千片处方药)”的图片,向学生提出引导性、开放性问题,带领学生深度思考医学/医者的意义,明确医学生的责任。随后,教师通过播放病理学系自编自演的《爱病理》MV,展示病理学系发展史、病理学科发展史和病理学系教师积极乐观的精神面貌,同时也自然过渡到病理学专业技术中的重要内容——切片制作和病理诊断。
在“实验安全培训”模块中,学生通过实验室参观、事故案例视频分析、灭火器使用演练等环节,系统学习生物安全知识,并完成“安全隐患找茬”互动考核及准入考试,确保每位参与实践的学生都能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在“石蜡切片制作”模块,学生在完成理论学习后,观摩并参与动物组织取材,分组参与固定、脱水、透明等HE切片制作全流程。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使用多头显微镜,观察亲手参与制作的病理切片,初步体验了病理科医生的工作职责,多数学生对所学知识印象深刻,在随后的知识考核中成绩优秀。本项目创新性地将安全规范融入技能训练,例如在封片操作中强调二甲苯使用防护,让学生养成“安全先行”的科研习惯。学生纷纷表示:“体验中通过老师讲解和分析熟悉了流程,让我很开心,学到了有用的知识,在以后的科研道路上也奠定了基础”;“体验非常好,能了解到实验室各种危险源,预防与处置措施,学习的石蜡切片的制作流程很实用,感谢各位老师的教学”。
本次教学实践促进学生和教师共同成长和提升。教学团队一致认为:该项目是《病理学》“早科研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探索,通过将临床病理核心技能“早”实践,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为后续医学课程,尤其是《病理学》课程学习与科研实践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