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4至16日,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开展了“AI 辅助医学创新实验设计”的“早”实践课程,该课程以培养医学生创新思维、提升实验设计能力为核心目标,通过将人工智能技术与医学实验设计融合,为医学生开启了科研探索的新路径,助力 “三早” 教育向更具创新性和实践性的方向发展。
课程伊始,负责人胡浩教授围绕科研实验设计进行了细致讲解,包括科研选题常用方法、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基本要素、常用方法等,使学生初步了解医学实验研究的要求和实验设计的基本知识。随后,王涛老师介绍了几款主流AI工具的主要特色与操作要点,随后结合实验设计任务,逐层展开讲解如何设计提示词与AI进行高效协作,并分享了提问技巧与实用策略。
在实操环节,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围绕 “A药对高血压的治疗作用探究” 这一主题展开实践探索。各小组在AI工具的辅助下一步步深入探究,从确定研究目的、选择实验动物、设计实验分组,到制定具体的实验步骤和检测指标,不断完善实验设计方案,最终每个小组都形成了完整的实验方案。成果汇报环节,各小组同学依次上台展示了他们的实验方案,从研究背景、目的、方法、结果记录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展示结束后,同学们按照方案科学性、创新性、可行性等标准进行方案互评。随后,胡浩、王涛老师对各小组的方案进行了点评,肯定了同学们在实验设计中展现出的严谨性和科学性,同时也指出了一些问题和修改建议。
此次课程让同学们在实践中掌握了科研实验设计的基本方法,深刻体会到了 AI工具在实验设计中的优势,提升了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这不仅为同学们今后的医学学习和科研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也为我校医学教育改革和 “三早” 教育的深入推进提供了有力支撑,激励着医学生在医学科研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