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为进一步深化医学教育实践教学改革,强化医学生“三早”教育实践,西安交通大学医学类本科生“早”实践系列活动--“心血管内科急症早临床实践”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正式启动。该项目通过沉浸式教学,将专业实践与医学人文教育融合,吸引了众多医学大一本科生积极参与。
“早临床”体验,培养心血管急救意识
心内科陈涛教授代表科室致辞,欢迎大家来到心血管内科学习,希望今天零距离的学习和实践,能使大家有所收获。
项目设计四大核心模块:知识入门、心内科CCU参观、心电图机操作、急救演练等,通过实地参观、沉浸式体验、游戏化教学、急救操作和演练等多元化形式,学生们得以在真实的临床环境中,建立起对心血管急症的初步认知。
沉浸式学习,开启心血管实践启蒙
大家首先完成了“心脏拼图”认知游戏,随后借助心脏模型,直观认识了心脏解剖结构。
余航医师以真实案例为引,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心血管急症的症状识别与初步处理要点,重点剖析了急性心肌梗死的救治流程,深刻阐释“时间就是心肌”的急救理念,并进行了生动的科普宣教。
心电中心钱华老师围绕心电图基础知识、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图谱等方面进行讲解,随后指导学生亲手操作心电图机,将理论学习转化为切实技能。
随后,在带教老师指导下,同学们进行了心肺复苏(CPR)、除颤仪操作、呼吸机应用等关键急救技能培训和实践。
多方协同,探索医学教育新模式
本次早临床实践项目由西安交通大学实践教学中心、医学部人才培养处统筹,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学部和内科学系的大力支持下,心血管内科及胸痛中心多个亚中心协同实施。在心血管内科袁祖贻教授的统筹领导下,陈涛教授、肖懿慧教授、任洁教授精心规划,卢群教授、李娟利总护士长、李静护士长、余航医师、钱华医师、李晶瑾医师、王娅医师等医护团队通力配合。特别致谢王娟、张素云、刘文彬、周军文、王小鹏等老师在课程带教中的倾力付出。
参与活动的学生激动地分享道,第一次亲手连接心电图导联,第一次实施心肺复苏操作……这次实践让我们对心内科有了直接的接触,对急救操作和医者使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项目负责人余航医师总结,由衷感谢学校、医院和科室的大力支持,感谢每位老师的精心准备,更欣喜于同学们的全身心投入!“争分夺秒”,不止于急救技能的初探,更是急救意识的启蒙,愿这份沉浸式“早临床“的初体验,化作未来每一次生命救治中的动力,始终铭记此刻心跳的力量。
教学督导专家谢小鲁教授评价:该项目将专业性与趣味性结合,突出心血管内科急症特色,为“心血管早临床实践“树立了新范式,充分体现了“实践育人“的特点。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类本科实践教学以医学生认知规律为核心,围绕医学生“三早”教育主题设立,激发学生临床兴趣,培育兼具精湛医术与仁爱之心的的新时代医者。今后,心血管内科将继续创新教学模式,服务学校和医院发展,为国家医学中心和区域医学中心建设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