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西安交大二附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开展两期“临床早实践”课程,带领一年级医学生参观喉镜室,引导他们了解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解剖知识及相关疾病。来自临床、法医、护理等专业的医学生们在检查参观、理论学习、亲手实践的循环中提前了解解剖、病理生理、疾病之内的内在联系,在真实的诊疗环境中感受到临床医学的魅力,也通过“临床早实践“活动在他们心底种下“大医精诚“的种子。
参观喉镜室:从一无所知到饶有兴趣
在参观喉镜室时,刘小红主管技师以“喉镜检查的操作流程”为切入点,结合具体病例,详细讲解了喉镜检查要关注的重点、检查准备、注意事项、报告描述等内容,展示了喉镜检查的一整套流程。在演示喉镜检查的过程中,刘小红老师还结合术前筛查、术后复查等重点环节,讲解了喉镜检查在早癌筛查、术后随访等方面的应用优势,以及喉镜检查如何与CT、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同学们边看边学、边看边问,借助图文并茂的案例和生动有趣的讲解,深刻理解了喉镜检查的重要意义。
聆听小课堂:从局部观念到系统思维
喉镜检查室的参观,只是让同学们对喉镜检查有一个粗略的认识,但是如何系统理解喉镜检查的意义呢?理论小课堂是一种有益的补充形式。在理论小课堂上,盛颖主治医师和罗花南主任医师分别做了专题讲座。盛颖主治医师以《腋窝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为题,详细讲解了腔镜甲状腺手术的适应症、器械准备、手术步骤、术后管理,以及该手术径路的优劣势,同学们认真聆听,并不时拍照或做课堂笔记。罗花南主任医师则以《电子喉镜检查的重要作用》为题,通过会厌、喉、下咽等相关疾病的具体病例,详细讲解了咽喉部良恶性肿瘤的诊治要点,尤其是在患者急救、早癌筛查、术后复查等方面的切身体会。在讲解的过程中,两位老师结合自身临床经验和实践体会融入“课程思政”、“学习方法”等内容,同学们听得晶晶有味,并不时提问,师生互动良好。
亲手做检查:从纸上谈兵到实战练兵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从实地参观,再到理论课堂,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起来,本实践课程最后安排同学们在模拟人上亲自完成喉镜检查。在喉镜室,盛颖主治医师利用模拟人,详细讲解了气管插管的主要步骤和操作流程。罗花南教授则在现场演示了喉镜检查的具体操作方法,并手把手指导学生在模拟人身上进行喉镜检查的模拟练习。尽管学生们的操作手法略显生涩,操作过程略显磕绊,但每个人都全神贯注、意犹未尽地完成检查,展现出对喉镜检查的浓厚兴趣和严谨态度。
课程最后,课程负责人罗花南教授与同学们进行了深入讨论,并征询了同学们的课堂体会和改进建议。罗花南教授在最后的总结发言中说到:“希望同学们通过这次课程,打通医学课程学习的“任督二脉”,尤其要重视将解剖知识和病理生理学知识融入到对疾病的理解中去,更要学习疾病诊治的“系统观念”和“全局思维””,受到同学们的一致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