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至8月6日,由西安交通大学药品安全与政策研究中心(XJTU-CDSP)与Pharmacoeconomics and Policy杂志社联合主办的“西交•通全球暑期学校”——“药物经济与政策”系列讲座顺利进行。课程负责人由教育部国家级青年人才、西安交大青年拔尖人才(A类)、XJTU-CDSP主任方宇教授担任。本次课程汇聚6所国内外知名院校9位权威专家,聚焦药物经济学与药物政策前沿,以全英文云端课堂打造跨学科国际学习平台。本次暑期学校共举办9场专题讲座,吸引了海内外广泛关注,线上学员累计达2000余人次,海外学员占比超80%,覆盖60多所国内外顶尖高校与研究机构,充分展现了本项目的国际吸引力与学术影响力。
香港中文大学药剂学院院长Hoi-sze, Joyce You教授在课程中重点讲解了决策分析模型作为药物经济学的核心工具的技术细节,模型能够模拟不同治疗方案的成本、效果与风险,整合多方证据,为药品定价、医保报销决策提供科学支撑,助力制定更具性价比的医疗政策,提升资源配置效率。
美国杜兰大学Dennis Xuan博士在课程中阐释了药物经济学中成本效果与预算影响分析的建模方法。他通过案例解析如何构建模型评估医疗干预措施的长期成本效果比,并模拟医保预算的可持续性,强调该方法可为医保支付方提供药物准入与报销决策的循证依据。
香港城市大学Wai-kit Ming助理教授聚焦公共卫生与社会措施的健康偏好研究。他通过离散选择实验等方法,量化分析公众对防疫政策(如社交距离、口罩令)的接受度及影响因素,强调理解不同群体偏好对提升政策依从性和设计精准干预方案的关键作用,为优化公共卫生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伦敦国王学院金桦杰副教授为学员们系统性地讲解了卫生经济评价的核心价值、内容框架及实施路径。金教授结合实例,强调评价旨在优化有限医疗资源配置,核心任务是比较医疗干预的成本与健康产出,需遵循标准化分析框架,为医保决策和政策制定提供循证依据。讲座特别设置了互动环节,学员们结合讲座内容和研究兴趣,踊跃提问,金教授一一给予了深入细致的解答。
美国杜兰大学施李正教授在课程中梳理了药物经济学基本原理,并重点解析了模型选择的科学方法,强调需根据研究目标、疾病特征与可用数据,科学选择成本效果分析、决策树或马尔可夫模型等工具,以准确评估医疗干预价值,为优化资源配置奠定决策基础。施教授特别提到,本次讲座中西交大学生及全球药学学子热情高涨,展现出强烈的求知欲,这种热烈的学术交流氛围,为未来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了强大支撑。
西安交通大学姜明欢副教授在课程中讲授了高质量药物经济学研究的报告规范。重点教学员遵循CHEERS等国际框架,详尽报告模型假设、参数来源及分析方法。并拆解讲授从方法严谨性、数据适用性、结果稳健性三要素评估研究质量,指导学员提升证据价值与决策参考性。
西安交通大学计文婧副教授在课程中阐述了全球药物经济与政策领域内的最新研究热点和趋势、领域内的高质量期刊,以及从期刊评审和作者的不同视角详细解析高水平论文的判断标准、撰写规范和目标期刊选择的工具与方法,助力学员提高研究的质量和投稿接受率。此外,也介绍了Pharmacoeconomics and Policy期刊(P&P),并热忱邀请全球医药学领域的青年学子和同仁积极向期刊投稿,借助P&P平台分享和传播创新成果与实践经验。
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谢锋教授在培训课程中介绍了卫生经济学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核心理论与方法。详解介绍了药物经济学评价中的经典范式,包括成本效果分析、成本效用分析、成本效益分析、最小成本法等主要评估方法,并强调其在量化医疗干预措施经济价值、支持医保政策制定及优化卫生资源配置中的关键作用,为学员提供了决策科学的重要分析工具。
西安交通大学方宇教授在课程中提出,药物经济学与政策学科正经历深刻变革。研究日益关注真实世界证据、价值医疗评估及创新支付模式。这些前沿趋势旨在提升资源使用效率,为药品定价、医保准入及卫生政策制定提供更精准、动态的科学支撑。同时,方教授为全球学子提出四点核心建议:精准凝练研究问题、严谨构建方法论、立足权威期刊发表、锤炼学术叙事能力。
本次系列讲座的主持分别由西安交通大学药学院方宇教授、杨才君教授、常捷副教授、赵明月副教授、高乐副教授、Amjad Khan助理教授、Amna Saeed助理教授和Saima Mushtaq助理教授担任。夏令营紧密围绕“药物经济与政策”,通过前沿课程与实践案例分享,强化了学员们在药物经济学与政策研究领域的专业能力与创新视野,为学科发展赋能,对推动药物经济学与政策研究工具支撑“三医协同”治理、服务循证决策发挥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