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弘扬战疫英雄先进事迹,激励一附院全体职工传承和弘扬抗疫精神,在各自岗位上,树立新风貌、践行新使命、实现新作为,6月4日,由一附院党委宣传部组织,一附院长安区分院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举办了第三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事迹报告会,一附院党委副书记韩菊、宣传部王睿部长、长安区分院领导班子、党政职能部门和临床医技科室代表、13名援鄂医疗队队员代表等50余人在现场参加报告会,报告会由长安区医院副院长和新颖主持。
大会在抗疫宣传片《旌旗耀楚秦》中拉开了帷幕,宣传片将大家带回了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峥嵘岁月。本次抗疫,一附院先后派出5批158名队员驰援武汉,其中长安区医院派出15名医护人员,他们用最美逆行彰显医者仁心,赢得了社会各界和武汉人民的广泛赞誉。
一附院援武汉国家医疗队队员、长安区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滕琰深情回顾了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54天战斗的点点滴滴。从出发时紧张不安,初到武汉时感受到的凝重气氛,目睹武汉空城时的心灵震撼,再到第一时间投身医疗救治工作、全力挽救患者生命的倾情付出,与患者并肩战斗抗击疫情的过程中也感受到了人文精神闪闪发光,滕教授用“胜似亲人”形容与患者结下的过命交情。
感染科副主任医师刘小静作为陕西省第一批援武汉医疗队队员,随队兵发武汉前面临的全部是未知数,抵达武汉后才确定支援的医院和驻地,她讲到:“当我到达武汉,心反而静了下来。当我真正面对患者时,内心根本顾不上恐惧和害怕,唯一想着的是专心做好一名医生的本职工作。在这里的每一天,我都被深深感动着。在武汉战斗了55天,我和我的“队”亲身经历了武汉的病痛与复苏。 在这场战疫中很多人都在默默奉献,每一位亲历者都是英雄。这段经历让我刻骨铭心!”
陕西省第二批援武汉医疗队队员、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周博讲述了团队在抗疫过程中形成的“不畏艰苦,救死扶伤,勇于担当,团结协作”精神,特别感谢了医院和家人的辛勤付出、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英雄的武汉人民的不屈不挠和酒店、公交小哥等不分昼夜的服务保障。
在抗疫战斗中,158名队员勇赴武汉前线抗击疫情,后方的医护人员同样承受了巨大压力。感染科护士长杜粉静讲述了院内接诊的一名66岁的女性新冠患者,为了抢救她的生命,ECMO使用时间长达49天,患者先后因心率失常、气胸、出血、休克感染6次濒临死亡,医护团队6次从死亡线上将她拉了回来。医院穷尽一切手段,想尽一切办法,用尽一切资源,经过94天艰苦鏖战,5月9日患者达到出院标准,顺利康复出院。患者病历文件1600页以上。
赵新汉院长、王睿部长分别向西安心羽志愿服务中心、陕西翔瑞运输有限公司赠送答谢纪念牌并合影留念。
韩菊副书记、赵新汉院长分别向长安分院参加援武汉医疗队的医务人员代表颁发纪念品。
一附院韩菊副书记在总结中指出,医院始终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在每一次国家有需要时医院人都挺身而出,这与医院自抗战迁陕以来形成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传承密不可分。近期,学校和医院党委正在开展习总书记莅校讲话精神、西迁精神和两会精神的学习活动,作为大学附属医院,院党委也承担着全员、全院、全方位育人的重要任务,这次疫情防控阻击战也是一堂生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育实践课,让我们更深的体会到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重要性、必要性和深刻性。韩书记引用南开大学老校长张伯苓先生的“爱国三问”,结合抗疫工作,高度肯定了医院人用坚定的实际行动,交上了爱国奋斗的合格答卷,也把交大的四面旗帜高高扬起。韩书记从长安区位优势、历史发展机遇、托管合作以来的可喜成绩几个方面勉励广大干部职工,在抗疫精神的引领下,继续奔跑逐梦、砥砺前行,用实际行动为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医院发展“双胜利”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