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目:1. Cardiac fibrosis and arrhythmogenesis
2. 从个人心血管研究的经历谈科研素质培养
报告人:杜晓军博士
澳大利亚国家健康与医学研究院(NHMRC)高级研究员
Baker心脏与糖尿病研究院心脏病实验研究室主任、小鼠心脏病研究平台主任
澳大利亚Monash大学医学部教授
主持人:康玉明教授
时 间:5月12日(星期二)下午3:00-4:30
地 点:医学部护理系二楼多功能厅
热烈欢迎各位同仁和同学踊跃参加!
杜晓军教授简介
杜晓军1977年毕业于原重庆医学院;1980年~1983年在原西安医学院从事心肌缺血病理生理实验研究,获医学硕士学位;1987年~1991年在英国Edinburgh大学从事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神经机制研究,获PhD学位。后赴澳大利亚墨尔本从事基础医学实验研究。现为Baker心脏与糖尿病研究所心脏病实验研究室主任、小鼠心脏病研究平台主任、澳大利亚国家健康与医学研究院(NHMRC)高级研究员、Monash大学医学部教授。
杜晓军教授主要从事心脏疾病发生机制及防治的实验研究。先后在心肌梗死后的炎症过程、心室重构、心律失常机制与防治、心肌缺血后交感神经系统机制、心脏和大血管纤维化及硬化的治疗及小鼠心脏病模型的建立和心功能检测等课题中,做了深入的研究。
杜晓军教授已发表学术论文188篇(国际杂志上发表论文154篇),近5年(2010-至今) 发表论文55篇;论文引用次数超过4500次,31篇论文引用次数超过50次, 10篇论文引用次数超过100次。应邀撰写6个专业书籍章节。
杜晓军教授的研究课题主要得到了NHMRC的资助。他曾经承担了多项药物公司药物研究课题。目前他任Novartis药物公司的全球咨询专家组成员。重要的科研奖包括日本循环学会学术会议优秀论文奖(1995)、美国心脏学会基础心脏研究学术会议优秀论文奖(1999)、澳大利亚国立心脏基金会优秀科研奖(2004)、国际心脏研究学会(ISHR)世界科研大会优秀论文奖(2004)等。
杜晓军教授近五年先后被邀请在美国、英国、比利时、日本、意大利、澳大利亚, 新西兰和中国举办的国际学术会议作大会专题报告28次。杜晓军教授任5个专业期刊编委,被75种国际专业杂志聘为论文评阅人;多次参与国际和澳大利亚国内学术会议的组织委员会工作。共指导硕士或荣誉学士研究生28名,博士研究生16名,进修博士后16名。杜晓军教授曾任澳大利亚卫生部科研基金评审专家组成员(4届)、澳大利亚国家心脏基金会科研基金评审专家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海外评审专家。杜晓军教授建立了广泛的国内和国际科研合作,他任6所大学的客座教授,包括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重庆医科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大连医科大学和Monash大学医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