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11日,中国迎来了首个器官捐献日。这是由中国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委员会、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发起设立,属于万千器官捐献者和移植者的节日。
2018年6月11日,为迎接第二届器官捐献日,一附院肾移植科特在门诊大厅举办了“器官捐献,我愿意”的主题活动。本次活动由来自肾移植科的医护人员、器官捐献协调员、接受器官移植的患者,以及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共同参与。活动安排了专门的教授义诊点,由医务人员为患者发放法律知识宣传手册、播放宣传视频,积极向患者宣传和讲解遗体器官捐献的社会正能量和相关法律知识,旨在进一步提高公民特别是曾经接受器官移植和正在等待器官移植患者对器官捐献的认知及认可程度。活动现场反响热烈,由肾移植科医务人员带头,数位同行紧随,广大群众及患者、包括社会各界媒体朋友们都积极参与进来,主动签署器官捐献志愿书!
“您愿意在死后捐献您的器官吗?”面对这个直白的问题,随着我国器官捐献工作的初步启动,已经有越来越多人做出了肯定的回答......
2015年1月1日起,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已成为我国器官移植供体的唯一合法来源,这与世界卫生组织的方向指引相符合。2016年,我国公民逝后自愿器官捐赠达到4080例捐献,捐献数量跃居亚洲第一,PMP(每百万人口的实际器官捐献率)由6年前的0.03上升到2.98。但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患者数量庞大,现在每年约30万人因末期器官功能衰竭需要移植的病人中,仅1万多人有机会获得器官移植,供需比例为1:30,器官短缺依旧是制约器官移植事业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原卫生部副部长、中国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委员会主任委员黄洁夫在第71届世界卫生大会“器官移植服务的全民覆盖”主题边会上表示,中国已初步建立起一套公平公正、阳光透明的公民器官捐献移植体系,为破解器官短缺这个全球难题所提出的“中国方案”更是获得了国际点赞。器官捐献与移植独具特色的“中国模式”受到了全球专家的关注,为世界提供了可借鉴的新模式。
自2015年来,我国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肾脏移植得到迅速发展,2017年DCD肾脏移植9040例。截至2017年12月10日,中国大陆已累计实现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14861例,捐献大器官4.1万个,器官捐献者志愿登记人数超过36万人,预计中国将在2020年成为世界第一移植大国。中国器官移植正大踏步地从国际先进水平的跟随、效仿者,走到了国际舞台的中央,将为世界器官捐献与移植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第一附属医院肾移植科是全国较早开展肾移植,目前全国大型肾移植中心之一,在学科带头人薛武军教授带领下及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披荆斩棘,锲而不舍。2011年7月经努力争取,陕西省成为第二批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DCD)试点省份, 2011年12月15日,学科成功实施陕西省首例陕籍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DCD)的肾脏移植、肝脏移植、角膜移植等手术,标志着我院器官移植新时代的到来,器官捐献与移植团队在面对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这一新生事物,再一次的踏上了新的征程。2013年1月12日成功实施西北地区首例DCD儿童供肾成人肾移植;2014年4月7日西北地区首次实施DCD儿童供肾儿童肾脏移植;2014年09月06日首先开展西北地区DCD儿童双供肾成人移植;2015年6月3日,成功实施了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的肾脏移植、肝脏移植、肺脏移植,4台大器官移植手术,创造了我院乃至西北地区的移植历史,同年的6月8日成功开展了DCD肝肾联合移植;2018年3月20日,24小时内成功实施了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的肾脏移植、心脏移植、肝脏移植,角膜移植共计14例移植手术。2018年5月22日,学科实施公民逝世后捐献肾脏移植突破1000例!
自2011年开展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DCD)工作以来,肾脏移植团队克服传统观念、体制、机制和条件等方面的缺陷,积极探索并建立我省器官捐献体制,不断争取和健全我院的相关机制,持续改进和建设我院器官捐献所需的各项条件。推进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工作,根据国家政策、伦理和我国国情,完善了学科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DCD)平台建设。保证了器官捐献工作的持续规范快速发展以及捐献器官的有效利用和移植质量,开创了符合伦理和我国国情的器官来源新途径。通过器官捐献的组织、体制建设,实施模式、规范、流程、标准的建立,供体及器官评估和维护标准、Lifeport的使用规范和指南、HLA抗原高分检测及移植后DSA动态监测、肾功能延迟恢复(DGF)的综合防治体系、儿童供肾肾移植的实施标准、移植后感染的综合防治等技术创新,捐献器官利用率达到93.2%,为全球最高之一,移植效果明显改善,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降至6.9%,DGF发生率下降到12.9%,1、3、5年移植物存活率明显升高。DCD移植体制、机制的创新和卓有成效的工作开展在全国起到了示范和引领作用,并被称为“陕西模式”,推动了我国器官捐献的发展,为器官捐献与移植“中国模式”的创建做出了突出贡献。据2017年数据统计,一附院肾移植科2017年移植例数及数据质量的完整性均位居全国肾脏移植中心前十名!
至2018年5月22日,一附院实施肾脏移植总例数达到4800余例,最长健康存活37年。其中活体肾脏移植达到530余例,DCD肾脏移植突破1000例,实施DCD例数为全国最多单位之一。最小供体仅为出生后96小时,并行双肾给成人移植取得成功。目前已在婴幼儿供肾双肾移植、儿童供肾给成人肾移植、高致敏患者肾移植、高危患者肾移植等一系列的疑难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捐献和移植规模和水平处于全国领先地位。DCD工作开创了公民自愿捐献为唯一器官来源的器官移植事业的新局面,成为我国DCD工作示范单位。DCD的实施技术及OPO建设经验在全国得到推广,推动了DCD工作在全国范围的开展和DCD的体系建设,促进了我国器官移植事业科学化、法制化、国际化的发展。获2012年中国器官捐献与移植论坛 “优秀团队奖”及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扁鹊奖”。2016年薛武军教授当选中国医院协会器官获取与分配管理工作委员会第一届副主任委员。2018年3月,薛武军教授当选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第八届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
薛武军教授的当选是一附院器官移植事业的又一重大历史突破,体现了一附院器官移植系统工作在全国的影响力和重要学术地位。为移植科今后的发展也奠定了很好的基础,搭建好了很好的平台。
“中国器官捐献日”的设立就是要让更多的人知道,生命虽然有限,但是通过器官捐献,能帮助那些濒危的病人们重获新生,让生命得到延续。这次器官捐献日的活动是一项爱心行动,民心工程。不仅可以提高公民对器官捐献的认知,让接受器官移植的患者心存感激,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好的回馈社会,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一附院肾移植科的知名度。展望未来,一附院移植团队将在学科带头人薛武军教授的带领下围绕“推进中国模式,培育中国体系,推广中国技术”这个核心发展,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和国内移植中心共同发展打造一批世界一流的中心,把肾移植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移植中心。为冲A添砖添瓦,为开启中国器官捐献与移植的新时代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