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是青春的永恒主题。2014年,经过近3万名学生激烈角逐,学校最终评选出优秀学生标兵25位,其中:10名本科生标兵、10名硕士研究生标兵和5名博士研究生标兵。优秀学生标兵是交大学子在校期间的最高荣誉称号。医学部有2人获得博士标兵、2人获得硕士标兵。榜样是一面旗帜,榜样是一种力量。走进标兵生活,学习青春榜样,感怀交大精神。让我们在这些优秀青春榜样的鼓舞下,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迈出更为坚定和自信的脚步。
“仁心仁术,精诚合作”的马家军——段万星
将青春奉献给科学事业,是一种勇气,更是一种责任。“天道酬勤”是段万星(博1239班)的人生信条,他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终有一天自己会成为一名仁心仁术的合格医生。他目前已发表SCI论文2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3篇。他独立设计的博士课题“AMPK活化负性调控胰腺癌间质纤维化抑制胰腺癌进展的实验研究”更是在2014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资助。
谈到自己取得的成绩,他说最要感谢的是他们的马家军。段万星的导师马清涌教授长期从事胰腺癌方面的研究,给了他很大的帮助和支持,他所在的团队更是被称为“马家军”,合理的人员配备,让整个团队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执行力,相互配合,协同完成科研任务。在广泛阅读大量专业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他通过精读高档次
SCI文献,与导师和同门交流,将课题计划细分,不断修正改进,制定详细的研究计划,定期总结实验成果,以取得突破性进展。攻读外科学学位博士研究生,除了科研思维及科研能力的训练,还要注重临床技能的培养。博士学习阶段,段万星2次参加临床实习工作,为期6个月,管理手术患者90余位。2014年3月至今,他作为志愿者参与到普通外科门诊手术中,协助上级医师完成门诊小手术80余例,受到一致好评。作为一名“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准医生,他刻苦钻研,精益求精,不断完善自己的医学基础知识和临床技能,时刻把病人的健康和生命放在一切的首位,注重培养自己的医德。
“骑行天下,以爱做伴”的科研能手——李国良
心血管内科学专业的李国良(博1239班),专业学习成绩突出,发表SCI收录期刊获会议论文共计
12篇。主持申请国家级、校级基金各一项,指导本科生完成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实验一项,多次参加国际会议,并在会议上进行科研报告。同时他热爱骑行,担任我校骑行天下俱乐部常委和雁塔校区负责人期间,他组织和参与了多次骑行活动,包括关中大环线骑行、环青海湖骑行、川藏线骑行、中国台湾骑行等。李国良称骑行历练了性格,丰富了人生。他热爱家庭,在交大他认识了自己的爱人张婧芸,他说和她在一起的生活是他能想到的最好的生活。硕士期间就走进婚姻的殿堂他,或多或少有了生活的压力。家庭的责任让他奋斗更有动力。有爱人在身边,他觉得一切皆有可能。
2014年他参加国际心脏病学预防与康复会议和第25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获得了优秀论文奖,从此激发了他的科研热情。他协助导师对参与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校级科研训练项目的本科生进行实验指导,培养学生基本的科研操作技能,并且主持申请国家级、校级基金各一项。这些成功背后,处处是厚积薄发的汗水和努力。除了和老师、同门交流学习,互联网也是他与外界沟通交流的便捷渠道。在阅读权威期刊文章时,遇到不明白的地方李国良就和作者取得联系,通过与这些顶级专家学者的互动,他的思维得到了很大的拓展。学校讲座是他另一种学习途径,利用交大提供的优越条件,他和国际上的顶级专家学者建立联系,获得了包括课题研究方向的意见建议、在美国Lankenau医学中心学习交流甚至是以联合培养博士生前往法国巴黎Pitie-Salpetriere医院实习的机会。
“简单执着,勇往直前”的科研追求者——贺海蓉。
刚进入实验室时,导师告诉贺海蓉(硕2063班),要想在科研领域有所作为,扎实的学科功底必不可少。在研一的上半学年,她以高分完成了基础学科的学习,在课余跟着师兄师姐学习相关的实验技能。她深知文献是研究生的老师,坚持读了上百篇课题相关文献,终于对本课题的研究热点和进展有了深入的了解。在对文献总结和思考的过程中,她有了自己的研究想法,得到导师的肯定之后,她便一步步去做自己的研究,遇到难点时就去求助文献、学长和导师。当自己的第一篇SCI论文屡投屡拒时,她很沮丧。经过她反复的查证,反复的修正,终于投稿成功。从第一篇SCI论文中,她总结了很多经验教训:不能害怕文章被拒,一篇文章投出后,只要能得到审稿专家的意见,就算是成功的。在这个不断投稿不断修改的过程中,审稿人给了她很多指导,使她的思维越来越符合科学规范。之后的科研学习中,她不断完善自己的学习方法,实验也越来越顺利,至今,她已发表SCI论文11篇。她最喜欢的一句话是彭端淑《为学》中的一句话“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她坚信,优秀的人并不是天资有多聪慧,只是他们善于想办法,并执着的探索。
“好学为医,全面发展”的准外科医生——李超。
“成为一名优秀的外科医生是我不变的理想,我很幸运能将自己的青春挥洒在这追求理想的道路上”,谈到人生理想时李超(硕2104班)这样告诉我们。为了这一理想,他从药学转专业到临床医学,又以优异的成绩推荐免试攻读外科学硕士研究生。“刻苦钻研,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全面发展”,李超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他对医学生誓词的理解。在学习上,他以优异的成绩连续两年获得“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在科研上,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已发表8篇SCI论文,累计影响因子达17.441分;在临床工作上,他以482分的高成绩顺利通过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并参与了包括“瘾瘢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微创代谢外科手术”在内的多种医疗技术创新实践,配合肝胆外科各类手术近600台。面对当前医患矛盾突出的现象,李超有着自己深入的思考,他认为“在医疗服务工作中,一定要坚持以病人为中心,要时时体现对患者细心、耐心、关心和爱心。”。本着这样一种无私奉献精神,他在担任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研究生会主席期间组织了一系列产生广泛影响的集体活动。在增强全年级同学的凝聚力的同时,李超也多次获得西安交通大学“优秀学生会部长”、“优秀学生干部”、“优秀研究生干部”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