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师协会会长、国家卫生部原副部长殷大奎教授在我校《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2009年第2期上发表了《人文医学精神与医师职业责任》一文。
文章指出:医学的端口连接着人的生命,医学的本质是一门“人”学,它关注的是在病痛中挣扎的、需要关怀和帮助的人。因而,医学是最应具有人文精神的学科,医生是最应富含人情味的职业。围绕什么是人文医学精神、为什么要重视人文精神及如何提高医学人文素质,文章从医学模式、医学目的、医学法制、医学教育、医学实践、医疗市场、高新技术、医患关系、医疗风险等多个角度,进行了深入的阐述。文章强调:人文精神的缺失已使医学界处处被动,提高医师的人文素质刻不容缓;“人文医学”这一重要的思想应该充分体现在医学教学中、医生的执业技能培训中和执业实践中。
殷大奎教授历任华西医科大学副校长、四川省卫生厅厅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副部长等职,十余年来参与、主持制订或修改我国卫生行政法律、法规以及规章制度的起草工作,主编《中国就医用药指南》、《口岸传染病控制》、《中国不明原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追述》等多部专著。作者深厚的医学专业背景、丰富的卫生管理经验,从容的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与医学知识相结合,使得此文旁征博引、引人入胜,堪称此类文章中的一篇力作。文章最后强调指出:医学中的人文内涵是医学的灵魂;不能简单地用经济或是法律的手段来处理,还应该用人文精神来调适和改善医患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