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西安交通大学赵亚娥发表在《Archives of Dermatology》的论文被路透社报道
来源:医学院科研办公室    日期:2010-09-07     浏览次数:
    8月17日,我校医学院病原生物学专业赵亚娥老师的论文“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Demodex Infestation and Rosacea”在最有学术影响力的国际期刊《Archives of Dermatology》网络版一经发表,立即引起国外相关机构和媒体的关注。   Brady Barrows,the director of the Rosacea Research & Development Institute 在19日就E-mail邀请赵亚娥老师作为志愿者加入他们的组织;Reuters Health news service专栏记者Scott Baltic在 31日以“Rosacea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Demodex Infestation”为题对该论文的研究发现“蠕形螨感染是酒渣鼻发生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进行了专题报道。
    路透社的全文报道如下:纽约(路透社 健康卫生)8月31日  酒渣鼻与蠕形螨感染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致病原因可能不是通过其他途径而是由于螨虫感染引起皮肤状况的改变。中国陕西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的研究者在Archives of Dermatology的8月版报道了她们通过大的回顾性研究得到的新发现。赵亚娥及其合作者基于时间效应关系得出了蠕形螨感染是“酒渣鼻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这一回顾性研究是在酒渣鼻与蠕形螨感染的关联性长达几十年一直存在争议的情况下进行的。尽管一些研究并不支持一定密度的毛囊蠕形螨或者皮脂蠕形螨在酒渣鼻发生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至少有5个研究发现这一关联性的存在。提出可能的致病机制是螨虫诱发炎症或特异性免疫反应、螨体机械性堵塞毛囊孔或者螨虫作为细菌的载体。但最近一位伊朗的研究者提出酒渣鼻可能为蠕形螨的繁殖提供合适的环境。本次meta-分析是基于48篇(9篇英文和39篇中文)1950至2009年间发表的病例对照研究进行的,总共纳入了来自10个国家的28500位受试者。研究发现,与感染率相比,蠕形螨感染度在酒渣鼻发生中起着更重要的作用。作者认为,虽然蠕形螨感染率在18到22岁人群超过了90% ,但酒渣鼻的好发年龄在中老年,其原因主要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皮脂腺成熟且分泌旺盛,为蠕形螨提供了充足的营养。对于蠕形螨的感染率或感染度很高而蠕形螨病发生率较低的问题,作者提出,可能是由于蠕形螨的基因型不同和/或者宿主易感性不同而造成。
    该论文是赵亚娥老师带领她的团队一起研究完成的,《Archives of Dermatology》在2009年度影响因子为4.76,在全球皮肤病类杂志排名第二。近几年来赵亚娥老师主要从事蠕形螨的形态学、生态学、体外培养、致病性以及杀螨新药研发等研究;在目前蠕形螨分子水平研究基本空白的情况下,成功地对蠕形螨DNA进行了提取和分子标记,使蠕形螨的研究率先进入基因水平,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陕西省科研基金的多项资助,在国际有影响力的期刊《Parasitology Research》、《Archives of Dermatology》和国内核心期刊发表相关论文近20篇,扩大了我校在该研究领域的国内、外影响力。
 
相关链接:
0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西路76号,邮编:710061

版权所有: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

访问量:

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