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于2014年1月10日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李克强等国家领导人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人员颁奖。西安交大此次以主持单位获奖5项(国家自然科学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医学部第一附属医院薛武军教授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获奖人左起:梁晋、林京、王铁军、孙军、薛武军
肾脏移植关键技术创新及临床应用(科技进步奖)
肾脏移植是根治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唯一方法。但在合理免疫抑制治疗、排斥机制及防治、高危患者肾脏移植技术方法、组织配型技术及策略、继发感染防治等方面仍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该项目自 1979 年起,在 26 项国家和省部基金支持下,进行了30余年系统研究,在低剂量免疫抑制治疗、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肾脏移植、多囊肾施行肾脏移植不切除原病肾、“微板法”交叉配型,以及细菌、真菌和病毒感染综合预防等肾脏移植的关键技术方面取得了系统的研究成果,在其基础研究方面,建立了 T 细胞缺陷的动物移植模型,为认识非T细胞系统在移植免疫中的重要作用提供了依据。 该项目在临床应用中,实施肾脏移植 3596 例次,移植效果显著提高,人/肾1、 5、 10年存活率(%)提高到 96.8/93.5、 88.7/81.7和75.8/71.4。指导 13 个省市 23 家医院开展肾脏移植 10000 余例,创新技术得到国内 164 家移植准入医院广泛应用,推动了肝脏等移植开展,成效显著。创建 DCD 运行模式和工作机制,开创了符合伦理和我国国情的器官来源根本途径,实施 DCD 47例,为国内最多单位之一, 对我国DCD广泛开展起到引领作用,为全国示范单位。项目在研究发表论文407篇,SCI收录 74篇,出版专著 9 部,主办国内外学术会议及 CME 23 次,培养博士 41 名、硕士 73 名,器官移植技术骨干 500 余名。主编肾脏移植技术规范和教材 3 部,主要创新技术列入我国《临床诊疗指南》、《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和《中国肾移植手册》。获实用新型专利 3 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