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西安交大主动担当作为,迅速派出交大一附院、二附院精干医护人员驰援武汉,其中女性医护人员就有234名奔赴新冠肺炎战“疫”前线。校内女教职工在疫情防控、复工复教的教学、科研、医疗、管理、服务等岗位上做出了突出贡献。
一附院石志红:看着我的重危患者出院是最让我开心的事
石志红是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科室副主任、内科学系负责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作为省级医疗救治专家组专家及基层新冠肺炎防控组的主要负责人,负责榆林地区和支持陕西省基层新冠肺炎诊断与防控工作。同时负责智慧好医院在线发热门诊的咨询工作,自正月初三开诊的一个星期,带领团队完成线上诊疗2000余人次,有效缓解了发热门诊的就诊压力,减少了交叉感染的风险,稳定了民心。

支援湖北号令发出后,石志红响应号召于2月7日作为陕西省第四批援武汉国家医疗队医疗组组长带领一附院团队驰援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并担任八病区主任。她首先率领团队进行了环境整理、感控流程梳理及人员强化培训,并迅速理顺了患者的诊疗流程,制定出了诊疗端口前移和精细化管理的主要方针,实施落地了疾病分级诊疗、精准管理、线上线下、身心同治、治疗与康复同步的管理策略,有效保证了危重患者的及时、准确判断和救治。针对患者疾病特点,开展了独具特色的呼吸康复治疗,形成了切合患者情况的评估、处方和康复流程,并和团队成员一起,拍摄制作了系列“重症新冠肺炎呼吸康复”视频;呼吸康复治疗在病区快速落地,作为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新冠诊疗特色上报卫健委;率先建立的医护患者群,有效缓解了患者心理压力,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为便于患者远期康复和出院随访,制作完成了“出院患者居家隔离指导”“出院后呼吸康复流程”“出院纪念卡”等,在医疗队进行了推广使用。
二附院邵娜:九天前的入党誓词化作新春的战“疫”行动
邵娜,中共党员,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病院副护士长,多年连续被评为西安交大二附院优秀护士、最美护士、敬老爱老先进个人。1月23日,主动请缨加入陕西省第一批驰援武汉医疗队,前往疫情前线,将九天前的入党誓词即刻化为行动。及时完成病区工作交接,毅然决然剪断长发,由于父亲连续做了三次手术目前还在康复期,为了不让父母担忧,隐瞒父母,爱人也在抗疫一线,便将年幼的女儿托付在表姐家中,1月26日,在新春团聚的日子里,奔赴武汉参与救援,舍小家为大家。

抵达武汉后,被分配到武汉市第九医院,立刻投入紧张的工作中,以最快的速度学习防护知识,在休息、吃饭之余,反复练习穿脱防护服,使用防护用具,作为重症护理组一员,每次进入病区前对同行队员防护服穿戴都进行仔细检查,保证大家在做好职业防护的前提下更好地护理病人。2月10日,驰援武汉第十七天,在陕西首批援鄂医疗队全体成员共同努力下,陕西第一批援鄂医疗队的首个危重症患者治愈出院。作为援鄂抗“疫”二组的护士长,16天的精心治疗和护理,针对患者病情,不断优化工作流程和护理重点,及时给予患者心理安慰和疏导,鼓励患者以积极的心态战胜疾病,争取早日康复回家。邵娜用行动肩负起一位党员的义务和一名医护人员的职责,让大家更加有信心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之战!
医学部曾令霞:不爱红装爱素装 抗“疫”展巾帼担当
曾令霞,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教授、系主任。1月30日深夜,响应国家号召与陕西省的需要,曾令霞临危受命,义无反顾地赶赴抗疫一线。2月1日,她经过多方协调下临时组建第二支疫情分析小组,全力奋战,以维护大众健康为己任,为下一步防控工作提供支撑,更为将来陕西省、西安市突发传染病疫情防控总结经验。她带领两个小组,累计提交大型疫情分析报告17份,疫情分析简报50篇。参与申请各级、各类新冠肺炎应急项目申报,并获得西安市科技局资助,进行相关研究工作。
曾令霞在全力做好疫情分析、研判工作的同时,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新冠肺炎系列科普讲座。她结合一线调研的经验,分享了与病人近距离接触调研所得到的结果,精心完成视频录制。她希望,通过讲座,自己能与大家共同构筑一道抗疫防线,将疫情阻击在人群之外。
曾令霞始终没有忘记自己为人师长的责任。身为系主任的她做好各类预案,保证9门课程的在线教学。她主持“云”开题报告会,完成了与20位研究生的答辩互动交流。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她在坚持抗疫工作的同时,完成了7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标书的修改、6篇学术论文的审稿工作,同时指导了自己的4个博硕士研究生的毕业论文撰写,参与青秀人才引进的答辩会。
大家口中的曾老师、曾医生、曾组长,始终以负责的态度、坚毅的精神,展巾帼风采、筑疫情长城。在抗疫的路上,没有性别之分,有的只是付出、信念与坚持。曾令霞将始终亲历亲为,艰苦奋斗,践行西迁传统,以抗疫实绩交出2020第一份成绩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