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初心·使命】颜虹副校长率队赴一附院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题调研
来源:第一附属医院    日期:2019-10-23     浏览次数:
  根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要求,按照医学部工作安排,10月21日晚,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医学部主任颜虹,医学部副主任杨琪、医学部综合办公室主任孟晓军、医学部科学技术与学科建设处主管吴斌老师等一行赴一附院进行工作调研,此次调研主要围绕学科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科研组织建设及校院发展建议等内容,一附院院党委马辛格书记、施秉银院长、冯广林、韩菊副书记、刘青光、刘昌、马现仓副院长、邹余粮、韩建峰、佘军军院长助理、组织统战部高琰部长及我院近期开展的 “Health Leader”健康领导者——西部地区公立医院领导力国际培训项目”全体参训干部参加了调研会议,会议由马辛格书记主持。
  按照会议要求,组织统战部高琰部长对此次医院学科干部海外培训工作进行了全面介绍和汇报。她从项目的统筹规划和组织部署的站位出发,围绕项目背景与意义、设计与思考、定位与要求、课程与安排对项目的整体策划部署进行了汇报;随后通过领导力培训、学科参访与交流、主题日活动等方面的介绍对此次出访进行了全面的回顾和总结,并重点介绍和展示了研学所取得的成果与收获:我院分别与加拿大白求恩医学发展协会、约克大学舒立克商学院高管教育中心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12个学科已与当地医院及学科达成了战略合作意向并持续推进和深化。高琰部长谈到,此次培训项目在加拿大制造了一附院效应,展示了一附院形象,虽然时间紧张,经费有限,但是在学科对接、合作研究、人才延揽方面都是收获满满,希望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全体参训干部学而思,推进培训成效转化与落地,知不足,在以后的学科建设和医院发展中要取长补短、奋力前进。
  健康全球化背景下,医院管理呈现多样化形态。医院管理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走入不同文明发现别人的优长,进一步加深了对一附院和国际医院差异性的认知,通过加拿大访学,启发了全体参训干部对自身管理能力、学科发展、人才队伍建设、营运质量等方面的深入思考。按照调研工作整体安排,全体参训干部纷纷围绕访学收获、学科建设启迪以及医院建设发展建议等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医、教、研三套马车齐头并进保障医院的建设与发展”
——医学影像科主任 杨健
  通过本次培训,不仅彰显了一附院形象,更让我清晰的认识和了解了多伦多大学医学布局、架构和我院未来发展的前景,更加明确了科室和学科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定位。学科是医院发展的关键,医、教、研又是医院发展的三套马车,只有这三项工作齐头并进保障学科的进步,同样,学科构架要从整体上合理布局,拓展空间,引进人才,医工交叉,多维度多层面推进医院的建设与发展。
“建设科研平台,对口人才安置”
——科技部部长 董亚琳
  此行向精细化的、研究深入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并重的研究型医院参访、学习和对接,收获颇丰。在进一步的工作中,将借鉴科研平台软件预约功能,协助医院完成引进人才对口安置,进一步整合现有资源,促进学科发展,加大宣传力度,后续的海外培训中要不断完善内容,保证培训高效实效进行。
“学科好了,医院才会好”
——妇产科主任 安瑞芳
  主动出击与专家深入沟通交流,为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争取更多的资源和机会,作为二级学科,妇产科在未来的工作中需要培养更多人才,扩大体量,积极建设好本科室,壮大学科实力,为医院的总体发展贡献力量。
“科室发展要充分发挥人才的引领作用”
——普外科主任 孙学军
  科室的运行和发展离不开科学、有效的管理,要充分利用资源,合理配置,通过平台的共享,推进多学科协同创新发展。学科发展平台要形成大、中、小的分级模式,学科布局以大专科小综合的形式发展。加强人才梯队建设的规范管理,制定目标和考核指标,发挥好人才的引领作用和指挥棒作用。
“搭建科研平台,促进学科发展”
——大兴善寺院区主任 乔晋
  学科建设与发展水平高不高,人才梯队和科研平台做的好不好为关键因素,一个科室管理的好不好,科室定位是否明确,科室特色是否凸显至关重要。此次加拿大访学收获满满,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坚持问题导向做好科室及学科的统筹规划和系统谋划,进一步重视和加强科学研究,争取明显提升。
“学科要专业合作多点开花”
——肾移植科主任 丁小明
  作为一名业务干部,往往忽略了管理知识的学习和管理能力的提升,此次加拿大访学最大的收获是对领导力有了系统化、全面化和认识和了解,也在今后的科室和学科管理工作中进一步明确了思路和方法。在学科建设方面要力争进行专业合作多点开花,加强人才梯队建设,学习先进经验,释放工作热情,改变固定思维,重视临床研究,共享科研平台,从医院整体发展规划上推进器官移植中心建设。
“科学研究必须是临床与研究并肩作战”
——内分泌科副主任 郭辉
  此次培训对领导力有了系统和深刻的认识,要将学习成效有效转化为实践工具,用以科室和学科的科学管理,工作中加强科室与科室之间的协作,利用好创新港平台,不断夯实学科发展基础,提升学科影响力,为实现一附院学科冲A目标和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名院奋力迈进。
“人才引进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血液内科主任 贺鹏程
  此次访学收获了系统的领导力知识和卓越中心的建设思路,优秀管理者需要具备智商、情商和战略商,卓越的医院需要具备愿景、未来和梦想,而只有卓越的人和事才能够吸引和吸纳更加卓越的人和事,因此要在人才引进时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给予人才愿景、希望和未来,才能引领学科发展。学科发展迅速,更要明确发展布局,坚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方能取得进步。
“面向世界凝聚人才,科研和人才平台贯通发展”
——院长助理 佘军军
  此次出访群策群力,全体参训干部展示了集体主义精神和一附院团队精神;要将“健康领导者——西部地区公立医院领导力国际培训”项目形成长效工作机制持续推进,将访学成效转化和落实最大化;要从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精准引进高层次优秀人才,加强人才与学科的进一步对接,强化科研平台的共享,制定并实行人才动态考核管理。
“思路转化 创新合作”
——神经内科主任 屈秋民
  百分之百的人在临床上,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的精力在临床上,未来科室重点是要将有限的人员和资源向科研上转化一部分。在本次学科对接上收获颇多,已经达成了具体的人才培养和人员训练的合作项目,先进的学科技术交流互助也达成共识,将继续推进和具体落实。
“医、教、研齐头发展,建立特色临床专科”
——呼吸内科主任 李满祥
  在学科发展、人才激励和未来发展规划中可以更系统性的应用管理知识,以开阔的视野更细致化地推进各项工作。同时,医教研要齐头并进,临床做出强项做出特色做出做出精品,人才培养方面在借助外力培养人才时更要自力更生把自己做强,加强人才梯队建设。
“工作做到实处,人才落实学科”
——心内科副主任(主持) 牟建军
  学科发展需要团队合作,目前已与当地医院和学科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未来工作中将通过人才培养和合作研究推进此行访学的成效转化,以实际行动将具体的合作落到了实处,推进学科的发展。人才引进要根据不同的专业背景和自身特长,落实到具体的学科。
“与国际接轨,多学科协作”
——感染性疾病科副主任 何英利
  培训收获远超预期,通过加拿大访学,进一步明晰了感染病学科的未来发展趋势和方向。访学期间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与相关学科专家深入沟通交流和联系对接,听取了非常有价值的可操作性建议,要持续做好国内国际前沿治疗模式接轨,加强合作,做好临床研究,鼓励年轻人奋力拼搏。
“临床研究要进行可转化的科研”
——神经外科副主任 王拓
  作为一名一附院人,为医院第一次在海外开展主题日活动、充分展示一附院故事和形象而感到无比自豪。神经外科历史悠久,但目前科研不强,手术量也并不高,将力争学习成果的转化,持续推进学科的对接,争取更多的资源和机会,临床和基础科研并重,加强临床与科研的转化,推进科室和学科的进步。
“多学科协作医教研并进,不忘初心追求卓越”
——肝胆外科副主任(主持) 仵正
  教学医院要依靠职责和追求,不忘初心,让年轻一代继承在教学上的优良传统。学科的地位提升需要医教研三位一体、多学科合作来建设卓越中心,建立专职科研人员团队。医院和学科的发展核心是人才,要在激励年轻人才保持斗志上做出一番探索,以此带动医院内涵式的发展。
“科学研究是带领学科和医院发展的关键内容”
——儿科主任 刘小红
  儿科拥有优秀的团队,科室发展呈现良好势头。未来继续加强人才梯队建设,扩大科室规模,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为临床提供一流的服务,未来要对科室和学科发展进行合理的规划,科学执行,有效落地。
“基础研究是引领临床研究的基本”
  ——肿瘤内科主任 李恩孝
  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相辅相成,基础研究是引领临床研究的,要加强青年人才的培养和管理,形成临床工作与基础研究团队的常态化,通过临床专科专业化建设来提升学科的专业化和影响力。通过学习进一步转变观念、改进思路、优化方案,推进科室、学科及医院事业的建设和发展。
“向时间要空间 用时间来填空”
——心血管内科研究员 吴岳
  临床教授可以自主进入实验室,充分利用公共平台。对于科研人员产出成果的奖励和绩效要灵活考核,以此激励科研人员工作热情促进学科发展。针对科室物理空间发展不足的情况,可以主动作为寻找解决办法,向时间要空间,利用好周末时间做好科室工作,用时间填补空间的不足。
“荣幸,感动,自豪,奋斗”
  ——国际交流办公室副主任 任徽
  作为医院的重点工作任务,能够参与“领导力国际培训”项目的策划、筹备、联系和组织而感到非常荣幸,对于此行各位参训老师的支持配合和对学科对接的主动出击深受感动,更是对自己作为一名一附院人而无比自豪,此次对于项目的参与使我受益匪浅,青年人需要医院提供这样的平台和机会,也必将会更加奋斗创造一附院更加美好的明天。
  随后,施秉银院长肯定了本次项目取得的成效,对全体工作人员和参训干部表示了由衷的感谢,同时针对调研中大家提到的主要问题从医院层面进行了思考和回应,他提出在不断深化医改的进程中,一附院与国际医院的差距是相对的,基于医院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名院的目标,组织中层干部集中走出去进行培训和学科对接是进一步促进学科发展和实现医院目标的重要举措。要充分认识到近年来医院在科研平台建设、高层次人才引进等工作的成绩和影响,医院整体精神面貌积极向上,各学科也要积极应对,结合实际争取更多的资源。我们医院是科教型的医院,要静下心来做好科研,以解决临床和重大科学问题,在学科建设上有思路有想法,做好科学规划和统筹布,各科室要充分利用好现有的人力资源,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发挥好每一个人的作用,将优势发挥到最大化,针对国内外的教学现状差异,特别是国内轻教学的现象,大家需要共同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办法,培养人才是一种社会责任,有效解决此类问题才能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对于科室空间不足的问题,医院将积极探索新的解决办法,争取更多的资源和平台。学科建设方面,要注重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在实际工作中解决临床问题,积跬步至千里,不断取得突破才能建设有特色和有影响力的学科。此外,施秉银院长强调,在未来的学科建设与发展中要打通全院各科研平台,通过共享促成共赢。
  在详细了解和认真听取关于项目的介绍和各位参训干部的发言后,颜虹副校长进行了总结发言,颜校长首先肯定了本次项目的创新,认为该项目的实施值得其他兄弟单位的广泛借鉴和深入推广。颜校长表示,应学校党委“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要求,针对“医学学科中的队伍建设、学科发展中的基层学术研究组织如何促进一流学科发展”问题,结合一附院医疗工作和医院发展实际,就参加此次加拿大访学的干部中进行调研,希望大家积极提出关于临床医学发展及校院建设发展的建议。刚刚围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和医院整体建设发展等多个方面听取了19位参训干部的观点、看法、意见和建议,不论是项目的报告还是对事业发展的建议,不明思议都是经过了深入的思考,做足了充分的准备。颜校长指出,随着西安交通大学总体战略和布局的变化,医学必须要走大而强的道路,一附院作为西安交通大学的附属医院,一定要利用好现有的平台,各科室主任要履职尽责,勇于担当,做好各项高精尖工作。颜校长列举了北京大学6所直属医院、复旦大学6所直属医院和上海交通大学13所直属医院,通过对三所大学附属医院规模、体量和影响的比较,生动阐释了西安交通大学的医学为什么要不断做大做强的原因,颜校长提出,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医院和人力规模,在规模中追求卓越。颜校长肯定了一附院目前管理和学科发展取得的成绩,指出西安交通大学医学发展要实行倍增计划,物理空间的拓展,人才队伍的扩展,规模大了之后就要进行专科的分化与推进,利用好规模效应不断扩大影响,明确发展目标,勇往直前奋进,在西北地区做好榜样,为西部地区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从而在全国提升地位和影响力。随后,颜副校长围绕近期开展的重点工作与全体参会人员进行了交流和分享,第一,医学部将对此次调研中提出的成立专职科研队伍及其建设问题进行全面研究,力争将一线临床的医疗工作人员从比较基础的研究中解放出来,临床专家提出整体研究思路并进行讨论落实,合理进行学科布局,推动学科发展;第二,临床岗位职级问题要从学校层面推进和解决,建立动态的考核制度和管理体系,充分调动各个岗位工作人员和各类人才的积极性;第三,讨论、明确和制定附属医院中层干部的管理办法,加强对中层干部的考核,提出具体的工作要求;第四,创新港是西安交通大学投入巨大人力物力建设的发展平台,一附院研究平台也在其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要尽快落实到具体团队并扎实推进。颜校长还指出,一附院在平台、设备和综合实力方面具有很大优势,医院不光要有大平台,更要有与专科相近的专业平台,推进学科的全方位发展;第五,实施研究经费的倍增计划,一附院要注重自身投入和加快发展,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为实现学科冲A目标奋进。
  一附院党委马辛格书记表示,颜虹副校长一行为全体参训干部带来的精神食粮让大家清晰的看到了未来医院发展的道路和趋势,颜副校长大而强的发展思路和战略部署进一步为我们指明了医院与学科的发展的定位和方向,大和强虽然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但我们要在深化改革的进程中更要注重两者之间统一的方面,刚刚大家的发言思想认识上有认识有体会,学科思路上有想法有意见,医院建议上有方向有举措,此次不同专业、不同角度、不同年龄阶段和不同形态的培训和交流为学科建设和项目的持续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马辛格书记从三个方面就访学的体会和感受也进行了分享,第一,领导力以现实为基础,想的是长远,谋划的是未来,对事业的谋划成功与否取决于是否吸引了足够好的人才,我们要结合医院发展的愿景和未来,用好各个年龄段的人才,凝心聚力破除迷惑,解决实际困难,促进医院和学科整体的建设与发展。第二,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主要方面的重点问题。党的最大优势是集中力量办大事,在新时代背景和开放的文化氛围下,一附院应该充满自信,学科发展要从医院整体的战略规划出发,找准定位谋划未来,提高核心竞争力,推进建设好卓越中心。第三,领导力能够形成一种单位发展的重要力量,形成一种文化氛围,最终体现在政策和制度的设计上,机制也是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在本次培训项目中,针对发展中存在的差异,大家要根据国情和医院发展具体情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通过政策和制度的精心设计和有力保证,不断反思总结,走出全面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和一附院特色的发展道路。马辛格书记强调,本次培训创造了一附院的历史,全体参训干部定要发挥引领示范的带头作用,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深入理解大而强的战略并落实到各项工作中,把管理、学科建设好,把医院事业发展好。
  调研工作持续近4个小时,现场讨论深入、气氛热烈,为如何推动医院及学科发展碰撞了思路,明确了方向,提供了借鉴。一附院党委将持续围绕调研情况进一步细化和深化各项工作改进意见,以实践检验管理和学科提升的成效。
0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西路76号,邮编:710061

版权所有: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

访问量:

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