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西安交大党委:高举英雄主义旗帜,勇做时代先锋
来源:交大新闻网    日期:2019-10-10     浏览次数: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英雄是国家历史的重要体现,也是民族精神的重要来源。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上强调“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 身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时代,这是一个“做大事”“成大业”的时代,这更是一个“立大志”“出英雄”的时代。
一、在历史洪流中铸就英雄本色
  今天我们所倡导的“英雄主义”是一种主流思想,一种精神格调,一种民族性格。它既继承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又是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寻求富强复兴的过程中所凝结和提炼出来的。《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刚健,孔子“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壮,孟子“虽千万人吾往矣”的雄强,屈原“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笃定,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缱绻,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的慷慨,都为英雄主义注入了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
  近代以来,每当面对国家倾覆、民族危亡的时刻,仁人志士们没有畏怯退缩,他们抛头颅,洒热血,苟利国家生死以,敢教日月换新天,为了建立一个更为强大的国家和一种更为合理的制度,为了寻求一个更为兴盛的中华民族和一种更为光明的人类未来,付出了无数的血汗,进行了前无古人的摸索和创造。这种英雄主义是国家和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源泉。
  同样,对于一所大学而言,只有理解英雄、尊重英雄、崇尚英雄方可以筑就起这所大学的精神图腾,砥砺我们不断前行。交通大学,作为中国人最早创办的两所高等学府之一,诞生于甲午海战的弥漫硝烟中,担救亡图存、储才兴学之责,孕育出大批栋梁之才,也淬炼出国之英雄与楷模。星火燎原的革命时期,交大学子、共产党人李大钊的民主思想启蒙者白毓昆,在武昌起义爆发后出任北方革命军参谋长,组织领导了被誉为“北方辛亥革命”的滦州起义,得有“辛亥光复,发轫于武昌,而滦州一役实促其成”的高度评价;邹韬奋,高擎中国媒体抗日救国的光辉旗帜,以手中之笔,力主正义舆论,抨击黑暗势力,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被评为一百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毛泽东曾亲笔题词:“热爱人民,真诚地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就是邹韬奋先生的精神,这就是他之所以感动人的地方。”穆汉祥、史霄雯,两个青春热血的生命,为反抗反动政府的统治,牺牲在新中国成立的前夕。全校师生悲恸万分,建造“史穆二烈士纪念碑”,陈毅手书碑文:“为人民利益而光荣就义是值得永远怀念的!”
  回望交大的历史天空,革命先烈和英雄们以身许国的壮志、造福大众的情怀、舍己为人的抉择,不仅挺起了一个民族的精神脊梁,也树立了一个社会的价值标杆,在为中华民族复兴的光辉史册上,永远镌刻着他们熠熠生辉的英名。
二、在建功立业中彰显英雄情怀
  英雄主义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血脉基因。英雄文化绵延不绝,英雄人物辈出不穷,英雄史诗代有相传,英雄精神传承光大,这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兴旺发达之魂。中华民族的英雄谱中,既有运筹帷幄、叱咤风云的治国精英,有马革裹尸、英勇杀敌的爱国将士,也有挺身而出、舍生取义的仁人志士。在和平发展时期,那些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人民群众同样也能成为英雄。捷克作家伏契克在《论英雄与英雄主义》中说:英雄,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在决定性关头做了为人类社会的利益所需要做的事。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整整一部新中国的历史,就是一部无数英雄开天辟地,砥砺前行创造伟业的历史。
  在激情燃烧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一批留学海外的交大学子,冲破重重阻力,回国投身于如火如荼的国家建设事业中。他们中有中国火箭、导弹、航天事业的奠基人、运筹者钱学森,用一生的时间诠释了科学家的爱国之心、求真之志、奉献之情;有“两弹一星”元勋杨家墀,为了祖国的国防事业,隐姓埋名,默默奉献,甘当无名英雄;有“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吴文俊,对数学的核心领域研究做出重大贡献,开创了数学机械化新领域,对国际数学与人工智能研究影响深远;有被称作“战士、博士、院士”的“三士”科学家罗沛霖,为我国的电子科技和电子工业的建设与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上世纪50年代,已在黄浦江畔生长六十年的交通大学,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在实现国家工业化的战略布局下,主体内迁西安。这是新生的共和国为实现工业建设、文化发展、高等学校合理布局所需,在知识界进行的一次开创未来的伟大行军,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下,党的意志、国家战略、大学使命、人民愿望、个人选择实现有机统一的集中体现。带着“向科学进军、支援大西北”的重任和使命,交大“西迁人”完成了新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绝无仅有的大迁徙,谱写了人才开发西部的壮丽诗篇。“西迁人”将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奉献出自己的美好年华,用坚实的臂膀扛起时代赋予的重任,用爱国奋斗的实际行动,铸就起了一座永恒的精神丰碑。他们是“最美奋斗者”,是值得全社会敬仰和学习的英雄楷模。
  “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激励着广大知识分子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图伟业中砥砺奋进,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三、在时代前行中传承英雄力量
  英雄主义是激发担当意识、坚持不懈奋斗的内生力量。英雄是进步价值观的杰出代表,是时代的精神坐标。黑格尔说:“我们应当把世界历史人物(一个时代的英雄)认作是这个时代眼光犀利的人物。他们的行动、他们的言辞都是这个时代最卓越的行动、言辞。” 但凡英雄,既以英雄壮举在艰难时刻勇当开路先锋、在危急关头成为中流砥柱,更以英雄精神引领方向、振奋人心、鼓舞士气、凝聚力量。这些精神是人类向上向善的动力,是文明发展不可或缺的基因。孟庆集老师面对国有企业运用引进的外商设备屡发断裂事故,却被外商以“操作失误”为由拒绝赔偿的困局,勇担技术主谈,用大量的精准测算和数据事实证明了外商设备存有“设计缺陷”,并非我方“操作失误”,为企业挽回重大经济损失,也为国家赢得了荣誉。为此,《人民日报》连发两篇社论,将其树为新时期以真才实学建“四化”的知识分子典型。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曾在一份文件中批示:“像孟庆集这样的优秀人才应该破格提升”。又如俞茂宏教授甘坐冷板凳半个世纪,独创统一强度理论。在双眼几近失明的情况下,仍笔耕不辍,编著力学巨著,在基础理论研究中贡献中国智慧。他说,“我已85岁,有人劝我保护眼睛重要,但我之所以坚持完成这些著作,就是要把我头脑中已经有的研究结果贡献给交大,贡献给国家。”执着,就是英雄模范们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冲锋陷阵、顽强拼搏,几十年如一日埋头苦干,为国为民奉献的志向坚定不移,对事业的坚守无怨无悔,为民族复兴拼搏奋斗的赤子之心始终不改。岁月冲刷下,他们的历史功勋放射出耀眼光芒;时代变迁中,英雄主义彰显着永恒的价值。
  在这些英雄模范身上,生动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体现了一所大学的价值追求,充实了西迁精神的新内涵,成为我们闪亮的精神坐标,如红日喷薄而出,给予后继者淬火的力量。
  昂扬奋进的新时代,西安交大人不忘前人的初心使命,秉承老一辈知识分子奉献报国的使命担当,扎根中国大地,争创世界一流,争做西迁精神新传人。在长期的人才培养实践中,西安交大提出了始终坚持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英雄主义、乐观主义”四面旗帜。其中,高扬英雄主义旗帜,就是要培养勇于创新创造的品质,树立在继承前人基础上超越前人的雄心壮志,担当社会责任,解决困难问题,不光要有理想,还要做实干者,追求工作目标和工作指标的“微纳尺度”,为了创新创造而百折不挠、勇往直前,做一个敢于担当的人。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在交通大学波澜壮阔的办学历史中,既有为民族舍生取义的爱国将士,又有为国家运筹帷幄的治国精英;既有埋头案牍间、述学立论的潜心学者,又有护国之重器、矢志创新创造的英雄楷模……这些英雄的人物,这些英雄的事迹,这些英雄的精神,这些英雄的情怀,终将积淀为英雄主义的底色和基因。
  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事业都需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西迁人”以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以对事业的执著追求,以朴实而坚定的奋斗,筚路蓝缕、攻坚克难,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光辉业绩。今天,我们要传承好西迁精神,就是让身边的英雄人和英雄事去引导和鼓舞广大师生,激发起沉潜心底的潜能,使之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浪潮中,敢于扛起时代赋予的责任,敢于克服任何困难,忠诚执着,朴实坚定,不惧怕失败,勇于创新创业,用自己勇敢的表现争做时代的英雄,人民的英雄。
 
 
文字:西安交大党委
0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西路76号,邮编:710061

版权所有: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

访问量:

微信平台